- 地址:喜樹圖書館斜對面,即為喜樹老街入口處
- 無休假期間,免門票
- 建議有市集或相關活動時再前往拜訪,屆時的喜樹社區將更熱鬧!(市集活動請見「喜事集」臉書粉專)
去年暑假期間,參加了滿多不同場次、內容的2016台南七夕愛情嘉年華的文化走讀活動。今天要來介紹的是南區的「道喜樹。喜事到」,快來一同走入喜樹吧!
活動開始前,導覽員發給每名參與者一份喜樹社區的資料,並進行喜樹社區的歷史背景介紹,非常用心。
這名導覽員是這次文化走讀系列中,導覽數一數二精彩的!
喜樹,最早位於台江內海,新舊沙丘之交界,最開始為一個小漁村。喜樹台語發音「死樹」,因此將中文命名為「喜」樹以增添喜氣。
喜樹圖書館的斜對面,便可見超顯眼的喜樹老街入口。
走入喜樹老街,馬上可見這個刻有英文字母A的紅磚瓦屋。
此為日治時期引入之巴洛克式建築,A代表其為當時的第一間街屋,下方的小窗戶則為買賣、卸貨口。
接著導覽員帶我們走入一戶民宅,看似普通,其實此處即為薛家碾米廠(薛家大瓦厝)。
大門中央為板門,兩側為格扇,屬於「三關六扇」門之形式,象徵其為大戶人家。
兩側之格扇所雕刻的吉祥圖案,代表了「一路(鹿)連(蓮)科」等意義。
接著來到一處已經不住人的古厝,因為時間已久,忘記這是哪間古厝。這裡幾近廢棄的廢墟感,使喜樹的年代感瞬間被凸顯了出來。
另一處也很有廢墟感的古厝。當時覺得滿可惜的,這些古厝都很漂亮,但卻沒被好好保存。
鄭家古厝。在喜樹社區內有一些條碼可以掃描,會有關於古厝的介紹,此外也有一些介紹立牌。
辛家古厝屬於三合院格式,為清代所建的一條龍格局傳統民宅,古厝內還有一口古井,非常有時代感。
一系列精采的導覽結束以後,便是自由活動時間。
喜樹社區內除了古厝建築值得好好參觀外,也有不少有趣的彩繪塗鴉與藝術造景。
「喜樹開花」,將一點透視的黃點彩繪滿街,象徵黃瑾的黃花飄散在深具歷史文化的喜樹老街上。
「借過貓」,昔日的貓跳過每一戶人家的屋頂,時空轉換,聚落沒落了,但貓咪依然借跳過每一戶人家。
玉和阿嬤的絲瓜棚,在喜樹老街的某處,像極了一處秘密基地,小巧又涼快。
走在喜樹老街,一側是古老的紅磚牆,另一側便是現代感十足的鐵捲門,相映成趣。
在喜樹這個安靜的聚落裡面,貓狗都不怕人,愜意的在休息著。
在巷弄間有一間喜樹的百年碗粿「阿義手工碗粿」,配料簡單,但味道卻很夠,是個人吃起來算數一數二好吃的台南碗粿。
當天正好有「喜事集」喜樹市集暨戶外音樂會,很熱鬧,市長賴清德也來到了現場。
下圖是出名的喜樹阿嬤文創小魚包。
因為參加文化走讀活動,主辦單位還準備了一人一杯茶及一塊酸酸甜甜的餅作為下午茶,最後還發給每人一盒義美香餅舖的麵粉蘇做為紀念品,誠意十足。
喜樹老街(社區)算是滿古老也滿有味道的一個聚落,相較台南市區或安平區的古蹟,這裡有一種更純樸、古早的氣息。
那天文化走讀的活動完以後,夢遊人稍微跟導覽員聊到,他說喜樹這邊會做得起來,都是有相關的團體在推動,但社區並沒有凝結一定的共識,政府給予的資源及經費也不夠,使喜樹社區的古厝多受到破壞或保存不當,真的非常可惜。
下次不妨來喜樹社區走走逛逛,感受一下這個聚落寧靜的力量,及其如何以嶄新的藝術文創姿態重生。
如果是在「喜事集」辦理市集或相關活動時來拜訪,相信會更加熱鬧唷!
延伸閱讀(點擊文字連結):
[台南學甲。景點]三輪車遊學甲-鼎農村、慈濟宮、交趾陶文化館、虱目魚丸DIY~七夕文化走讀系列
[台南後壁。景點]菁寮小旅行(下)-菁寮老街、藍染DIY體驗、割稻飯~七夕文化走讀系列
[台南後壁。景點]菁寮小旅行(下)-菁寮老街、藍染DIY體驗、割稻飯~七夕文化走讀系列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