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次參加台南市文化局主辦的2016台南七夕愛情嘉年華的文化走讀活動,用非常優惠的價格($150/人)參與了極度豐富的行程,也更深入了解菁寮這個地方。

活動在早上九點於菁寮國小集合,無接駁,且全程步行,因此我們選擇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前往集合地點。一早搭乘火車抵達新營,再轉乘黃6-1公車,經過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,才終於抵達目的地。到的時候還有點早,於是我們在校園內隨意逛了一下。

集合完畢以後,導覽順利在九點左右開始。導覽的大哥很熱情,一開始先以簡單的問題熱場,並送出三本與歷史文化相關的書。(可惡,老千那時太害羞了所以不敢回答

 

導覽第一站當然就是菁寮國小啦!菁寮國小校舍的左右邊分別有兩棟藍色建築物,都是日治時期留存至今的的古建築,一棟是木造禮堂(下圖),為兩面式的斜屋頂,另一棟則是辦公室(沒拍到),為四面式的斜屋頂,導覽大哥說,在當時,四面屋頂的建築代表使用者較高的地位,即當時的教師。

菁寮天主堂位在菁寮國小的斜對面,因其特殊造型而頗負盛名。

天主堂有對外開放,但導覽大哥沒有帶我們過去參觀,只有簡單介紹教堂圓錐頂的「公雞」、「鴿子」、「十字架」、「王冠」的意義。大哥還補充道,要分辨教堂是屬於基督教或天主教,除了可以透過教堂內供奉的對象分辨以外,還可以透過是否有拿香拜拜區分,因為天主教是一個入境隨俗的宗教,會接收、吸納各地不同信仰的模式,因此台灣的天主教有拜拜的行為。

導覽大哥除了介紹歷史文化以外,也帶到一些生態相關的知識。他指著路旁的植物,笑嘻嘻地叮嚀我們:「這不是葡萄,是無患子!」要我們千萬不要搞混而鬧出笑話。

菁寮處處可見充滿歷史痕跡的建築,例如下面這棟民宅,其一樓的建築材料即是現今很難取得的木材,十分耐用。大哥說,古建築面寬的計算方式,以兩柱之間的距離為一「間」,下面這棟建築即為兩間。

早期不是每戶人家都有池塘,因此在某些人家可以看見這種方型的大缸,可以裝很多水,以備不時之需。

這塊大石頭是早期的製糖器具,一般由兩塊組成,齒輪的部分相接,藉由獸力帶動旋轉,壓榨甘蔗以製糖。

來到導覽第三站,大哥介紹了鉛的特性,然後說回頭再來介紹這家店,殊不知之後體驗完藍染大哥就不見,也就沒下文了。

這是居民栽種的秋葵的花,就是綠綠一條、裡面黏呼呼、很噁心的菜XD,想不到它的花這麼美。

路邊曝曬的麵條,忘記大哥說是哪種麵了。(很不認真)

接著來到菁寮的德馨宮,大哥說,由廟宇的名字便可以知道是屬於佛教還是道教,一般而言,名字結尾是寺則為佛教,而其他如宮、廟等皆屬於道教,因此德馨宮屬於道教信仰。

另外大哥還介紹了該廟供奉的神明,以及五行、五色、四象,帶我們深入認識台灣民間信仰。

路邊的穀倉,造型很吸睛。

後壁盛產蘭花,且栽種的稻米像蘭花一樣美麗,因此命名為蘭麗米,台語諧音為「咱ㄟ米」,親切又好記。蘭麗米產量穩定,米質優良、食味佳、且耐儲存,白米晶瑩透明、香Q有勁,是全台最好的良質米品種。(節錄自後壁農會網站,有興趣可以網路購物支持一下。)

後壁黃氏家族手上握有許多土地及資產,其中包含許多將近百年的歷史古建築,如後壁火車站附近亦有黃家古厝。

這次我們來到位於菁寮的黃家古厝,不同於一般閩南式建築,菁寮的黃家古厝呈現巴洛克式建築風格。其正面的山形牆上刻有黃氏堂號「紫雲」,下方則有「荔園衍派」四字,而在最下方有兩種年分,一個是西元1928年(A.D. 1928),另一個則是日治時期所使用的日皇年份(J.D. 2588),顯示其為日治時期所建造的房子。

前面有提到,早期大戶人家房舍前方會有池塘,黃家古厝即有一個大池子。大哥說,在池邊水陸交界的位置,一枝枝尖尖的植物即是早期用以編織的藺草。

來到黃家古厝的後方,上方的山形牆刻有「江夏」二字,是為黃氏祖籍。

可惜的是,因為曾有拜訪者惡意破壞、偷竊,現今黃家古厝已不對外開放,僅作為居住用途。我們只能隔著圍牆眺望這棟美麗的古建築,靜靜感受著百年前的歷史氣息。

隔著一條小路,菁寮長老教會與黃家古厝比鄰而居。

在菁寮,隨處可見居民栽種的植物,如秋葵、茄子等,另外也可以看見許多野生植物,如無患子、土芭樂等。

最後,我們來到導覽的最終站──菁寮老街。菁寮老街早期十分繁華,棉被、西服、金飾、鐘錶、草藥等商品皆可在此購買,走完一條街即可添購所有嫁妝,因此被美稱為「嫁妝街」。現在的老街雖已不見過往的繁榮,但流露著一股質樸、親切的古早味,菁寮老街整體上保存的很完整,並在重要建築旁設有文字介紹導覽牌,如果是單獨前往參觀,相信也能夠有所收穫。

下圖為金德興藥鋪,即菁寮的阮氏古厝,也是百年建築。其屬於街屋式建築,在上方有約半個人高的閣樓,常見於早期商業貿易頻繁之地。(記得曾在鹿港老街、大溪老街等地看過)

在菁寮,隨處可見有歷史痕跡的古老建築。

對於習慣方便的便利商店、百貨公司的現代人來說,這種百貨行看起來可能十分簡陋,但對於一個小村落而言,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商行。大哥還說,早期如果一個村落有百貨行,代表那是一個繁榮且商業貿易頻繁的地方。對比現今被歸類為農村的菁寮,不免讓人感到時代的快速更迭,及其所帶來的落寞與哀愁。

墨林文物館早期為一家私人診所,現今則保留其原始樣貌,但改作為藍染體驗的工坊。精彩的導覽結束以後,緊接著有趣的藍染體驗,就是在這邊進行了!(詳見下篇)

本次文化走讀活動的路線共有十條,委由各區公所辦理,因此繳費方式各有不同,有的甚至要親自到區公所付費,對很多人造成不便,也就可能拉低參與人數,這是稍微可惜的地方。此外,因為辦理機構不同,內容也不同,連帶的品質方面也是參差不齊,聽朋友說,安平路線的導覽內容就有待加強了,只能說一場好的導覽是可遇不可求啊。

工作人員表示,明年七夕活動將可能停辦,大家要把握機會,以免向隅。八月份的文化走讀還有一些名額,千萬不要錯過這個認識台南的好機會了!

(待續)


延伸閱讀(點圖/文皆可連結):

[台南後壁。景點]菁寮小旅行(下)-菁寮老街、藍染DIY體驗、割稻飯~七夕文化走讀系列

[台南學甲。景點]三輪車遊學甲-鼎農村、慈濟宮、交趾陶文化館、虱目魚丸DIY~七夕文化走讀系列

page

arrow
arrow

    sleepwal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